(资料图片)
□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叶文静
每天中午,清水街道万春社区智慧食堂都会飘出阵阵饭菜香,雪菜炒肉、炒茄子、青椒炒洋葱、冬瓜蛋汤……有荤有素,营养健康,社区老人们陆续前来就餐。
“我现在和老伴两个人住,身体不好,做饭很不方便。助餐点开放后,我们每次都提前过来预订一周的饭菜。饭菜的口味很适合我们老人,价格也非常便宜。”85岁的符爷爷开心地说。
为解决老人“一餐热饭”问题,鸠江区清水街道万春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试点“党建+老年助餐”服务模式,打造“智慧食堂”,激活“红色动能”,用心用情用力让老人悦享晚年“幸福味”。
智慧食堂“智慧”在哪?据介绍,万春社区以信息可查、数据可看、感受可评、日常监管可量、操作过程可视为目标,采取“市场化+老年助餐”机制,投入30万元改造社区医养中心,分类划分智慧食堂功能区域,强化个性化服务,配备适老化餐桌、餐椅、餐具与无障碍设施。同时,引入“互联网+服务”方式,实行登记、预约就餐,实时生成就餐数据、精准备餐。
在万春社区,食堂不只是食堂,还是收集社情民意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温馨驿站。据介绍,清水街道尝试探索党建联盟“合伙人”机制,在万春社区与10余家非公企业、社会组织签订党建联盟协议,推动各部门资源下沉社区助餐点,引导社区拓展休闲娱乐、日间照料、矛盾调解、康养服务等,有序延伸养老服务链。一方面,以智慧食堂为切入点,打造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,配套建设文化区、娱乐区、室外活动广场,定期开展健康义诊、知识讲座、“我们的节日”等文明实践活动,让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拉家常、共活动、同娱乐;另一方面,建立“春晓”社区基金,采取“群众点单—项目接单—合伙人领单”方式,每季研判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吸引邻里乡贤聚力打造温暖食堂。
据悉,万春社区正着力把智慧食堂打造成为一张“红色名片”。社区党委积极探索“党建红+志愿红”运营机制,将智慧老年食堂作为党员服务群众、发挥作用的平台。线上运用公众号、先锋网、户外宣传大屏等平台,广而告之老年助餐服务、老有所学行动;线下定制6300个暖民心宣传盆,动员党员、志愿者、网格员走街入户宣传,辐射宣传16000余人次。同时,设置卫生监督、秩序维护、日常管理、送餐上门等岗位,引导无职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、志愿者义务担任登记员、清洁员、监督员、送餐员,为行动不便的空巢、独居、留守老人提供送饭、帮办代办等服务,已累计服务6400人次。
标签:
2022-05-20
2022-05-20
2022-05-20
2022-05-20
2022-05-20